光电中标价均低于1元 体现最低价中标原则
中央政治局的同志一致认为,一年来的实践再次证明,两个确立对于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
由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中国晚协)主办、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承办的全国百家主流媒体社长总编广东高质量发展调研采访20日在广州启动。●社长总编看广东:朱国顺(中国晚协执行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新民晚报社原党委书记、原社长):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今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进程中,依旧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地位重要,作用突出。
在调研采访活动的授旗仪式上,中国晚协会长刘海陵将写有全国百家主流媒体社长总编广东高质量发展调研采访字样的红旗,传递给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杜传贵,中国晚协执行会长、新民晚报社原社长朱国顺,乌鲁木齐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乌鲁木齐晚报社党委书记张培峰,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深圳晚报总编辑叶晓滨,宣告调研采访活动正式开启。该公司行政总裁黄健龙表示,无限极一直非常重视与中国晚协的交流互动,此次中国晚协组织全国百家主流媒体的社长总编走进大湾区开展调研采访的主题是广东高质量发展,在我看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也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动力和基石,希望今后能有更多机会与大家交流互动。刘斯峰(临沂日报副总编辑):我非常想了解广东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的先进举措,例如助企纾困、招商引资等等,希望能把这些先进经验通过深入采访带回临沂,为临沂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微薄之力。张培峰(乌鲁木齐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乌鲁木齐晚报社党委书记):新疆自贸试验区日前成立,为乌鲁木齐片区带来多方面的重大发展机遇,作为当地主流媒体如何做好宣传工作,正好借此机会向各位同行请教。广交会早已成为中国外贸的金字招牌。
这是一项有魄力的超级工程,也是广东快速发展的一个标志,在广东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将发挥着巨大作用。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第七年位居全国第一。连续多年开展净网行动,严厉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黑客攻击破坏、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活动。
法随时变,国家经济社会与新技术新应用发展到哪里,法治建设就覆盖到哪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立法统筹协调,研究制定数字领域立法规划,及时按程序调整不适应数字化发展的法律制度。从广泛开展劳动模范、时代楷模、道德模范等典型事迹网上宣传,到加快推进互联网+公益的新模式······近年来,法治和德治并重,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传导正确价值取向,推动形成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网络文明环境。
2022年,通过剑网2022专项行动,各地查办侵犯网络著作权案件1180件,删除侵权盗版链接84万条,关闭侵权盗版网站(App)1692个,处置侵权账号1.54万个,为支持网络科技创新提供有益环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犯罪加速向以互联网为媒介的非接触式犯罪转变,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网络淫秽色情等涉网违法犯罪多发。
2016年12月9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进行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针对非法利用摄像头偷窥个人隐私画面、交易隐私视频、传授偷窥偷拍技术等侵害公民个人隐私的行为,2021年5月起,中央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摄像头偷窥等黑产集中治理工作,督促各类平台共处置相关违规有害信息3万余条,处置涉违法交易等活动账号5600余个,下架违规产品3000余件。从倡导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到发布《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等,中国始终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支持各国平等参与网络国际治理,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网络空间国际规则。一部部法律法规,展示出我国网络法治建设的卓著成效:从1994年至今,我国制定出台网络领域立法140余部,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根本,以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为依托,以传统立法为基础,以网络内容建设与管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等网络专门立法为主干的网络法律体系,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法治中国建设单独作为一个部分进行专章论述、专门部署,指出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总书记多次强调,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人民群众的期盼和需求在哪里,法治建设就跟进到哪里。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科学指引下,我国依法治网深入推进,加快构建完备的网络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网络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网络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网络法治保障体系,网络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走出了一条既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又有中国特色的依法治网之路,有力提升了我国互联网治理能力,也为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从设立国家宪法日到多形式开展宪法宣传周,从机关、乡村、社区、学校到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一个人人参与法治建设、全社会大普法的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2014年10月,党的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工作布局以及重点任务。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聚焦老百姓的急难愁盼,一系列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立法力度不断加大,为人民安居乐业保驾护航。
要坚持系统性谋划、综合性治理、体系化推进,逐步建立起涵盖领导管理、正能量传播、内容管控、社会协同、网络法治、技术治网等各方面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全方位提升网络综合治理能力。一条经济带,熔铸古今。这一天,中国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信息时代的大门悄然开启。良法善治安天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网络法治建设述评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要加强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等重要领域立法,加快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立法步伐,努力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要推动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确保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促进发展和依法管理相统一、安全可控和开放创新并重,加强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推动社会治理从现实社会向网络空间延伸,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有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2017年8月18日,杭州互联网法院正式成立。
伴随着社会数字化程度不断加深,互联网在全面融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类,是世界各国共同的追求。
——严格执法,保障网络空间规范有序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公安机关相关部门依托净网系列专项行动,持续对网络水军相关违法犯罪依法开展侦查打击,取得初步成效。
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与17个国家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2018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和机构的意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聚焦新业态新模式特定领域、特殊问题,坚持大块头立法和小快灵立法相结合,互联网+各领域治理的法律依据不断丰富,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
创新,已经成为近年来我国司法改革中一个亮眼的关键词。从制定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维护英烈尊严与形象,到制定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再到依法整治网上历史虚无主义等行为。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标志着中国的民事权利保障开启崭新时代。推进依法治网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网络法治工作是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
——全民普法,全社会网络法治意识和素养显著提升法治的真谛,在于全体人民的真诚信仰和忠实践行。仅仅一天后,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就围绕切实实施民法典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
随着八五普法的正式开启,我国着力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从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发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概念文件,进一步强调尊重网络主权,到建立中俄信息安全磋商机制、中欧网络工作组机制等对话机制,再到共同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电信网络诈骗······中国推动网络空间法治国际交流合作不断走向深入。深入实施网络法律法规,必须加大网络执法力度。围绕依法治网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原创性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深刻揭示了依法治网在协调网络关系、防范网络风险、保障网络安全、促进网络发展、构建网络秩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系统回答了网络法治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做好新时代网络法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决定》还明确提出,要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安全保护、网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网络行为,为新时代网络法治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网络治理是信息时代国家治理的新内容、新领域,既与现实社会治理深度融合、高度关联,又有其自身特点和规律。
网络犯罪已成为危害我国国家政治安全、网络安全、社会安全、经济安全等的重要风险之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铿锵有力。
2020年至今,我国连续三年举办民法典宣传月。比如,网络空间乱象时有发生,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网络违法犯罪屡禁不止,网络安全防护形势严峻复杂,数据安全工作日益紧迫,侵害个人信息现象十分突出。